炽夏争锋赛
当补时阶段邵子钦的头球砸进网窝时,朱钰在球门线上长舒一口气 ——4-2,赢了,但她手套上的草屑还在抖。谁能想到,面对 36 年没输过、没丢过球的中国台北,中国女足会被追成 2-2 平?那两个丢球像两记耳光,打在 “铿锵玫瑰” 的脸上,也打醒了所有人:这支女足,问题比想象中多。
一、从 2-0 到 2-2:36 年不失球纪录,碎得猝不及防
1989 年至今,中国女足对中国台北 21 连胜、64 球零封,这纪录老到能当很多球迷的 “足球启蒙”。可这场比赛,下半场 55 分钟苏育萱的内切射门,像把钥匙捅开了生锈的锁 —— 中国台北队史首次在正式比赛攻破中国女足大门。69 分钟陈昱嫀的推射扳平 2-2 时,场边的韩国观众都站起来了:这哪是强弱对话,分明是过山车。
防守端的 “堤坝漏水”
看丢球回放能气笑:
第一个球,苏育萱从右路内切,窦加星和吴海燕像被施了定身咒,眼睁睁看着她起脚;
第二个球,陈妗文传中时,左路防守的霍悦欣还在看队友,陈昱嫀插空当推射时,身边连个干扰的人都没有。
解说员急得拍桌子:“这防守比对阵韩国时还松!36 年的零封不是铁打的,是以前的对手没抓住机会,今天人家抓住了。”
二、逆转赢球靠的是 “老本”:王妍雯的世界波,张琳艳的救命传
好在女足没彻底掉链子。82 分钟王妍雯在禁区前的那脚远射,球像带着导航直奔死角 —— 这是她全场唯一一次射门,却成了 “续命丹”。补时阶段张琳艳的传中,弧度刚好绕过防守队员,邵子钦头球一顶,把 “险些翻车” 变成 “惊险逆转”。
这俩进球藏着女足的 “底气”:
王妍雯是 2022 亚洲杯冠军成员,关键时刻的冷静,是年轻球员学不来的;
张琳艳上场后,右路突然活了,她的盘带和传中,比首发的边锋多了 “侵略性”。
球迷说得实在:“赢球靠的是老队员的经验,不是战术多厉害。要是王霜早点被激活,哪用这么惊险?”
三、米利西奇的帅位:从 “绝平韩国” 到 “被台北追平”,两度掉链子
米利西奇上任后,总说 “要磨合新阵容”,可这两场暴露的问题,比磨合更严重:
对阵韩国,两度领先被补时绝平,丢的是 “抗压能力”;
对阵台北,2-0 领先被追平,丢的是 “专注力”。
战术板上的东西没打出来:说好的 “以老带新”,可年轻球员霍悦欣、智杰全场没几次像样突破;强调 “边路打开”,可上半场传中 11 次,只有 3 次找到队友。反观中国台北,全场就 5 次射门,却进了 2 个 —— 效率比女足高多了。
有老球迷翻出亚洲杯夺冠时的录像:“那时水庆霞指导在场边喊的是‘压上去’,现在米利西奇总在喊‘回防’,气势都不一样了。”
四、争冠还得看日本脸色:赢了却没底气,末轮是 “生死考”
现在积分榜上,中国女足 1 胜 1 平积 4 分暂列第一,但末轮要踢世界第 7 的日本女足。这形势像走钢丝:
日本要是赢了韩国,女足必须赢日本才能夺冠;
韩国要是赢了日本,女足不仅要赢日本,还得看韩国赢台北多少球。
最难的是,日本女足首场 4-0 虐台北,次轮大概率赢韩国,女足想夺冠,得跨过这道坎。可看看现在的防守漏洞,面对日本的快速传切,能扛住吗?
王霜赛后说:“后面的比赛,得把防守漏洞堵上。” 这话没毛病,可堵漏洞的,是球员自己,还是教练的战术?
互动时间
? 你觉得中国女足输球的锅该谁背?
? 王霜和张琳艳该早点首发吗?
? 末轮能赢日本女足吗?
这场 4-2 赢了,但没人能笑得轻松 ——36 年的纪录碎了,或许不是坏事,至少让女足看清:玫瑰要绽放,光靠老本不够,得扎好根,再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