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世俱杯小组赛的全部比赛,球队们迎来了一段短暂的休息时间,周末即将展开16强淘汰赛的激烈争夺。本届世俱杯并没有呈现出完全一边倒的情况,尚未演变成“欧冠”的局面。在12支参赛的欧洲球队中,有3支球队遭遇淘汰,晋级率为75%,相较于过去十多年欧洲球队包揽冠军的局面,这个晋级率并不算太高。
这种情况其实符合了世俱杯扩容的初衷。如果只有欧洲冠军参赛,胜率肯定会很高,但现在增加到12支欧洲球队,就添加了更多悬念。波尔图表现并不理想,一场比赛未能获胜,小组赛末轮四次落后又四次扳平,才勉强避免了小组垫底,最终被东道主打败,让迈阿密国际顺利晋级16强。
马德里竞技和萨尔茨堡的出局主要原因在于同组还有一支顶级欧洲豪门,马竞不敌巴黎圣日耳曼,萨尔茨堡输给皇家马德里,这成为他们无缘淘汰赛的关键因素。同时,巴黎输给博塔弗戈、皇家马德里输给利雅得新月,导致马竞和萨尔茨堡提前出局。
除了上述3支出局的欧洲球队外,其他9支欧洲球队牢牢掌握着出线主动权,展现出强大整体实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美球队,除弗拉门戈提前锁定小组头名外,其他球队的晋级之路都颇具波折。
亚洲在本届世俱杯中表现抢眼,尤其是利雅得的胜利引人瞩目。他们在同组中面对包括皇马在内的两支欧洲球队,三场比赛全胜,成功晋级16强,彰显了亚洲足球的风采。而其他3支亚洲球队则遭遇困难,总共9场比赛中输掉了8场。
迈阿密国际的晋级离不开梅西的关键进球,他的一记漂亮任意球不仅确保了击败波尔图,还奠定了晋级的基础。墨西哥蒙特雷则凭借老将拉莫斯的进球晋级,先后战平国际米兰和河床两个主要对手。
从以上来看,马德里竞技、波尔图和萨尔茨堡的出局以及利雅得的晋级,都源于同一个原因。只要赢得应该赢的比赛,不输掉不该输的比赛,便有望顺利晋级,否则只能提前结束世俱杯之旅。世俱杯的改革成功地使得各个大洲球队有机会崭露头角,增加了比赛的吸引力,避免了沦为欧洲豪门的独角戏。
接下来的16强赛将很快展开,从欧洲球队的分布来看,国际米兰、曼城、本菲卡和切尔西在上半区,而巴黎圣日耳曼、拜仁慕尼黑、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多特蒙德在下半区。下半区的球队名气略胜一筹,梅西有机会再度迎战巴黎,皇家马德里和多特蒙德也有望进入八强,甚至可能上演贝林厄姆兄弟德比,巴黎圣日耳曼和国际米兰也有可能在决赛中碰撞,重温欧冠决赛的激情。
当然,知名度并不意味着必然胜利。世俱杯作为夏季进行的赛事,球员们经历了艰苦的赛季,再加上美国炎热的天气,球员状态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尤其走得更远,可能会影响到新赛季的备战。与欧冠相比,世俱杯的比赛强度可能稍逊一筹,许多球员可能并未全力以赴,更像是参加一场奖金丰厚的表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