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50622/ee4edccf454b410d9556967ef57d8c9a.jpeg"/>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上观新闻】【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鹿上
编辑|鹿上
女篮亚洲杯,李梦缺席,发文泪别国家队。
女排世联赛,朱婷落选,十年球衣被收回。
两员大将相继被“斩”,证明了女子国家队践行“去老化”的决心。
这一“斩”,既是坚定的“壮士断腕”,又是明智的“釜底抽薪”。
这一“斩”告诉球迷们,属于女子国家队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共同的困境
近些年,无论是中国女排还是中国女篮,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老将逐渐淡出,然而新人却鲜少涌现。
在女排队伍中,朱婷是毋庸置疑的灵魂人物,是郎平一手栽培的虎员猛将。
超凡脱俗的两步起跳扣球,一骑绝尘的滞空能力让她一度称霸球场。
在对手眼中,作战能力突出、以爆发见长的朱婷如同一条难缠的“豹子”。
十足的扣球力量,让她出手就是“绝杀”,令对手苦恼不已。
不管是一传二传还是串联球队,朱婷都能完美融入。
是中国女排队伍中的“大杀器”,更是队员心中的“定海神针”。
可是朱婷已经30岁了,虽技术经验丰富,仍在当打之年。
然而不断下滑的身体状态和严重的伤病还是极大地影响了她的比赛状态。
自从去年11月的欧冠之后,朱婷要被迫休养大半年。
然而关于奥运的备战训练却必须提前部署。
排协只得选择暂时“放弃”,将朱婷划出封训名单。
朱婷那复发的旧伤暴露了女排的“窘迫”处境。
女排如今整体表现堪忧,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减弱。
虽然时常还是能够赢得胜利,但是发挥不稳定,人才断层很明显。
而女篮这边,也同样不遑多让。
在女篮国家队中,李梦一直都是全队的“门面”,也是当之无愧的体育明星。
姚明和郑薇在任的时候,她是绝对的团队核心。
变幻莫测的进攻技巧,强悍的对抗能力。
面对对手的层层包夹防守,她能凭借爆发力轻松突围。
而且李梦的防守能力也同样出色,是极其少见的能攻能守、能投能传的全能型选手。
因为极高的个人能力,女篮的战术多向她倾斜,甚至围绕她而制定。
然而没有谁能一直都是冠军,李梦同样因为伤病遗憾离队,无缘本次的亚洲杯。
朱婷和李梦的接连退场,让球迷意识到,这两个女子国家队急需做出改变。
如果任凭发展,那等到老队员们全部退役,缺乏实战经验的新人们将很难挑起大梁。
尤其是女排队伍,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入像九十年代那样“青黄不接”的困境。
在这样的状态下,“去老化”似乎是势在必行的。
不破不立
就算朱婷和李梦的状态再怎么下滑,在团队中她们都是“顶梁柱”般的存在。
舍去她们就如同“自断双臂”,需要很大的魄力,更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想让“去老化”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得有着“不破不立”的觉悟。
而女排和女篮两支国家队也相继作出了改变。
第一步是要对团队战术进行调整,要逐步减少队伍对核心成员的依赖性。
从能力和心理两方面双管齐下,让每位队员都具备主角意识、尽快实现提升。
要想提升队员的个人能力,就需要多给他们上场的机会,让他们在赛场上大胆对抗。
而最重要的一步还是要合理地更换人员。
在保证整体实力稳定的情况下,把新人提上来,逐步把老将替换掉。
李梦和朱婷的时代终归是要告一段落的。
与其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不如奋起拼搏,培养出新的中坚力量。
在这个方面,女篮和女排有必要汲取国乒和跳水队的经验。
比如当年全红婵当年之所以能站在东京奥运会上。
是因为总教练周继红力排众议,让刚入国家队不久的她直接“提枪上阵”。
国乒、跳水这两支强队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制霸体坛。
根本原因还是不断有新人涌现,再加上主帅果敢地任用。
这才一浪更比一浪强,很好地维持了“以赛养新人,以老带新”的稳定局面。
如今,女排和女篮也在“去老化”的路上慢慢摸索。
而在最近的比赛当中,球迷们已经能够看出“去老化”的初步成效了。
女篮的改变
自从宫鲁鸣接任郑薇,女篮的改变就“一发不可收拾”。
官媒纷纷猜测,这名以“铁腕”著称的“救火教练”可能还会延续“三从一大”理念。
所谓“三从一大”就是“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再加上大运动量训练”。
但像王思雨、杨力维这些跟李梦同期的老将们都年近三十,很可能受不住他的“魔鬼训练”。
而且宫鲁鸣的执教理念跟郑薇完全不同,他没有继续以李梦为核心。
宫鲁鸣选择重点培养张子宇、杨舒予等年轻成员,掀起了热烈的“青春风暴”。
18岁的小将张子宇,2.26惊人的身高直逼姚明,实在是天生的“篮球命”。
还未经历职业联赛,就被宫鲁鸣破格收进国家队。
而杨舒予虽然早在东京奥运会时就展现出实力。
但因为姐姐杨力维、李梦等进攻核心的存在,她一直没有表现机会。
如今,宫鲁鸣给了杨舒予充足的“开火权”,让张子宇和韩旭组成“双塔体系”。
再搭配十四人轮换体系去增强阵容厚度。
全新的战术调整让女篮在热身赛上大杀四方,直接拿下4连胜。
杨子玉出场不到九分钟,就狂拿16分。
杨舒予则势如破竹,让自己成为了后场进攻的核心选手。
初步的成功让女篮士气大涨,年轻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期待着接下来的比赛。
而对于老将们,宫鲁鸣表示他有更合适的安排。
李月汝、王思雨等人依然会上场,以丰富的经验去面对比较棘手的情况,为新人们托底。
还有一些老将则被安排带年轻选手训练。
虽然战术会变,但“以老带新”的理念不变。
女篮在赛场上大杀四方之时,女排这边也不甘落后。
女排的改变
女排的“去老化”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很早就开始筹谋了。
在2024年的世锦赛上,教练顶住压力,把以张籽萱为首的年轻队员们提到了首发。
而且一有机会就让替补的队员们出场,在实战中给她们创造磨炼机会。
今年参加世界女排联赛的选手们有一半以上的新面孔。
除了龚翔宇、王媛媛、王梦洁等几位有大赛经验的选手,其余几乎都是新人。
“二传手”张籽萱是年轻的“00后”,“主攻手”庄宇珊第一次入选国家队。
单琳倩、陈厚羽、王奥芊等几位“副攻手”都是“00”后,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2岁。
女排在北京站的首秀零封比利时,看得观众热血沸腾。
比赛结束后全场高唱《歌唱祖国》。
6月19日,又在香港站拿下了两连胜。
对战保加利亚和捷克的这两场,老将李盈莹因伤病继续缺席。
吴梦洁、庄宇珊等年轻攻手挑起大梁,尤其是吴梦洁,狂拿32分。
赛场上,这些年轻的面孔们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难得的是在面对分数落后的情况下,她们依然稳定发挥,奋力寻找翻盘机会。
而教练赵勇也从一开始的备受指责,到如今逐渐被理解接受。
球迷态度上的转变,证明女排“去老化”初有成效。
小结
唯有后浪接力、薪火相传,国家队才能永葆活力、可持续发展。
希望球迷们能多些理解,给队伍一点时间。
让未来的比赛结果证明“去老化”这个决策到底能否经得起检验。